新闻中心

重磅!国际首款“番茄两大高危病毒双靶标二合一快速检测试纸条”正式发布树立国际新标杆
9月25日,一场备受瞩目的科技成果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推出的 “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BRFV)和番茄斑萎病毒(TSWV)双靶标二合一快速检测试纸条” 引发广泛关注。该成果由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全国农技中心联合研发,为番茄两大高危病毒监测带来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番茄作为全球重要的蔬菜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多种病毒的严重威胁。截至目前,全球至少312种病毒、类病毒和卫星病毒能够侵染番茄,对番茄生产造成巨大威胁。其中,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BRFV)和番茄斑萎病毒(TSWV)是近年来全球番茄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两种植物病毒,在我国的发生也呈现出扩散蔓延趋势,对番茄产业造成巨大威胁。
传统的病毒检测方法,如多重PCR、荧光定量PCR等,准确性和灵敏度高,但需要精密仪器和专业操作人员,检测成本高、时间长,难以满足田间现场大量样本快速检测和无毒种苗筛选的需求。目前市面上ToBRFV和TSWV的检测试纸条仅能检测单一的病毒,无法实现两种病毒的同时检测,存在检测效率低、检测成本高和检测不准确等问题。
本次发布的产品围绕重大植物疫病快速检测与防控的国家生物安全战略需求,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为我国蔬菜作物安全生产和外来入侵病毒防控提供了核心工具。主要创新点如下:一是实现“新一代”毁灭性病毒组合双靶标同步检测技术突破,树立国际新标杆。在国际上首次实现ToBRFV和TSWV同步田间快速检测,弥补了现有产品只能单检的技术空白,达到了“一次检测、双重排查”的重大突破,检测效率提高一倍以上;二是灵敏度与特异性国际领先,精准可靠。该产品特异性强,与烟草花叶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和西瓜银斑病毒等多种近源病毒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ToBRFV检测灵敏度为0.11-53.5拷贝/μL、TSWV检测灵敏度为1.86-86.4拷贝/μL,远超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检测准确性达99%以上;三是成本大幅降低,推动技术普惠化应用。单次检测成本较市面上单靶标主流应用产品降低1倍以上,真正实现了“好产品、低成本、可普及”,使得大规模田间监测和种苗全覆盖筛查成为可能;四是服务国家生物安全战略,支撑从源头到田间的全程防控。产品操作简便、无需专业设备及人员,3–5分钟即可完成检测,可应用于无毒种苗繁育、口岸进境抽查及田间实时监测等多场景,真正实现“检得起、检得早、判得准”,为阻断病毒传播,保障番茄和辣椒产业安全提供了关键支撑。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对本次科技成果给予高度评价,指出番茄病毒双靶标二合一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突出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上,彰显了北京科技创新的“高度”,体现了服务产业需求的“精度”,展现了防范生物风险的“力度”,证明了协同创新的“广度”。希望这项技术能尽快转化落地,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市农业农村局也将积极支持此类创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场景应用,共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物安全贡献“北京智慧”和“北京力量”!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站长张加勇强调:“植保工作的核心在于“防”与“保”——防范的是风险,保障的是收成、是效益、是民生。未来,市植保站将继续当好三个角色:一是当好“示范员”,在京郊主要产区布点示范;二是当好“培训员”,让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户都能掌握这项“黑科技”;三是当好“推广员”,将这项技术推向全国,保障国家农业生物安全。市植保站将继续与在京科研院所携手并进、深耕不辍,研发出更多更好的农业科技利器,守护好千家万户的“粮袋子”和“菜篮子”!”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相关领导出席并发言。中国农业大学等在京科研院所相关领导专家、京津冀蒙四地相关植保部门负责人和北京多家种植主体技术人员等110余人参加了本次发布会。